喬珊官方網站

【镜观】

    凤凰和鸣:杭州访琴记

  • 七月流火,时值仲夏,偶从琴友处闻得浙江博物馆藏有两张老琴,且为杨宗稷先生的旧藏。乔师欣然,遂一行前往探访。

    杨宗稷,字时百,号九嶷山人,是清末民初著名琴学大家,著有《琴学丛书》四十三卷,影响颇大。且藏琴丰富,多有自己刻题的琴铭,去世后所珍藏的古琴除天况一琴外,悉归徐桴。先生晚年开设“九嶷琴社”授琴,对古琴传播多有助益,古琴大师管平湖也曾拜在其门下,善得指点,形成独具风格的“管派”。管派琴艺传至王迪先生,后传至吾师乔珊,与此颇有渊源。

    该展位于浙江博物馆(武林馆区)三层展厅,以“古琴的历史”、“古琴的制作与演奏”和“馆藏古琴解读”三个单元展出,通过水墨动画、场景再现、图片资料、音像视频等对古琴结构、历史、流派作了绍介,并同期展出二十余张老琴,多为杨时百先生昔日爱物。其中最为珍贵的两张琴,一名“彩凤鸣岐”,一名“来凰”。

    “彩凤鸣岐”语出《国语 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鸑鷟”,凤之别名。《史记》中有“凤凰来翔,天下明德”的记载,自古传说凤凰是一种吉祥的神鸟,是天下有道的象征。且有“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礼泉不饮”的记载,而古琴的面板恰恰多以梧桐为材。

    “彩凤鸣岐”琴,落霞式,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美丽而别致。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为近代琴学大师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此琴是杨宗稷“半百琴斋”中最珍爱的琴,并著录于《琴学丛书》。

    “嗟予嗜琴已成癖,京华十稔年搜罗穷。良材人手惊奇绝,物萃所好神亦通。开元二年题名在,千二百载刹那空。落霞仿古神女制,如敲清磬撞洪钟。成连子期不可作,曲终目送冥冥鸿。会当嵌金字刘累,常恐风雨随飞龙。”
    这段铭文主要说明杨宗稷得到这张琴的不容易:十年之中搜遍京城,偶得此琴,认为是上天送来的礼物。

    “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的腹刻款就在眼前,距离他得到这张琴已经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有穿越时空之感。他认为此琴落霞式乃古代神女所创制,琴音有金石声,如敲磬撞钟之声。成连是俞伯牙的老师,俞伯牙和钟子期是后来“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主角,他们一个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琴家,另一个是懂琴音律的高手,杨氏认为他们也造不出这样的琴来,所以应该朝夕相伴,否则就要担心这只“凤凰”在风雨交加的时候随着飞龙腾空而去。——从这段铭文中,可以看出杨氏对此琴的痴迷。

    “来凰”琴,仲尼式,琴面呈紫栗壳色,通体密布小蛇腹、牛毛、龟断纹,八徽以下牛毛断纹尤其明显,徽外近徽处有数道剑脊。六徽二分处有漆片剥落,露出葛布里胎。接缝处全无断纹。“来凰”二字位于轸池下7厘米处,每字约2厘米。

    “彩凤鸣岐”之声阴柔圆润,“来凰”琴音古朴苍劲

    此外,琴头底部有以褐红漆修补之迹。外侧护轸、雁足、琴轸缺失,丝弦后配。琴背龙池上方右刻“雷霄制”三个楷字,左刻“赤城朱致远重修”七个楷字(朱致远是元代著名的古琴家),凤沼内右刻两行楷字“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岳阳李绥复修”。轸池下方题道:

    “庚戌(1910年)春,予得鸣凤为二十四琴斋物,后得廿余琴,皆非其偶,唯此足以匹之,益徵雷宵制赤城朱致远重修款非伪作,喜极,因以来凰名。铭曰:有凰求偶兮,翱翔三年,良才邂逅兮,九德兼全,凰兮凰兮,天假之缘。”

    落款:壬子(公元1912年)腊月,九疑山人杨宗稷时百甫自题于宣南后二十四琴斋。并钤有“后二十四琴斋”“时百所藏”“子子孙孙永宝用”三方印章。

    杨宗稷经考证,雷霄及朱致远款不是伪款,认为此琴与得之于二十四琴斋的“鸣凤”可相媲美,所以借乐府琴曲《凤求凰》来命名此琴,表达了一代宗师对此琴的无限倾慕。

    相传古琴为神农氏所制,东汉《白虎通》有言,琴的作用是“以禁制淫邪,正人心也”。唐人刘籍在《琴议篇》中也写道:“琴者,禁也。禁邪归正,以和人心。始乎伏羲,成于文武,形象天地,气包阴阳,神思幽深,声韵清越,雅而能畅,乐而不淫,扶正国风,翼赞王化。善听者,知吉凶休咎,国家存亡。善鼓者,变动阴阳,聚散鬼神。是以古人左琴右书,无故则不撤。琴之为义大矣哉!”

    古琴一直是中国文人心目中最崇高的乐器。到宋代,对古琴的珍爱则成了皇宫禁苑的喜好。宋徽宗在位时,宣和殿内有“百琴堂”,收藏历代古琴名琴。雷威的琴在当时已是文人争睹的珍宝。词人苏轼在《杂书琴事》中说:雷公琴“其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若薤叶然。声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余韵,其精妙如此”。

    无论王朝更迭,一代代文人始终将琴视为手边不可缺失之物,进则以教化人心,退则以消忧自娱。许多古琴毁于战乱或灾祸,但总有一些,因为偶然的幸运流传下来。

    (本文部分资料选自:石超《"彩凤鸣岐"琴》;《“彩凤鸣岐”:开元盛世的琴声传来》)

古琴1 古琴2 古琴3 古琴4 古琴5 古琴6 古琴7 古琴8

首页 | 乔珊古琴艺术中心| 琴馆环境 | 琴馆教学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2 喬珊官方网站 地址:乔珊古琴艺术中心 E-mail:guqin_sh@163.com

沪ICP备11025731号-1

技术支持:上海飞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