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珊官方網站

【镜观】

    平湖杯”寄语:琴人对传统的坚守与中华文化的光明未来

  •      有超过30万以上的华人通过微信了解了上海古琴文化节的消息,这个被统称为“平湖杯”的琴人活动已经于20日在上海松江落下了帷幕…… 
         基于全新的媒介环境,“平湖杯”在短短几个月内卓有成效的向世界推介了中国人的古琴美学观点。一些依稀可辨的“新理念”使得这一届的平湖杯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在文化复兴的旗帜下当代中国文化人的“集体制造”。

         首先,在这个已经十分小众的传统艺术门类的“聚会”里,出现了相当数量的“非传统琴人”的身影。一向以“超级京剧票友”身份享誉京城的启骧先生和“红楼梦音乐之父”王立平先生、以及享誉海外的华人音乐家郑济民先生都现身于“阡陌琴苑”灿烂的秋色里。中国宫廷家具研究会的轮值主席袁剑君先生也带来了作为特殊奖品的一张文人琴桌。 
         我相信一定会有人质疑这些“不速之客”的“介入”会“打扰”操琴者清微澹远的梦,但是各个不同文化圈子和社会领域的人士对古琴的关注、参与或许会对古琴的审美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更加丰富的解释。

         其二,据李祥霆先生介绍,这一届平湖杯的参与者中,“业余者”的数量与水准均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其实古琴作为文人修身的道具,业余者原本就应该是那个绝对多数,古琴文化生存和发展的“供养人”也正是这个大多数。 
         我认为最应该谈及的还有那位断指的琴者,来自贵州的、左手缺失中、名二指的爱琴之人谢勇先生以一曲《龙翔操》将他的心绪融入松江的夜色里。我不知道那些整天拿着古琴文化道统碾压视听的沽名钓誉者该如何评判这平湖杯上的“卑微的、不知道能算得上几级”的乐声。

         谢勇先生以其对“文化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心灵之美”的勇毅探索赢得了公众的尊重,“平湖杯”和热爱他的人们是没有“分别心”的,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不懈追求就是那横亘古今的“溢美华章”。
         对于一个曾经有过辉煌历史和伟大文化的民族来说,只有对文化理想和精神信念的至死不渝,方能亘天垂地而不亡,这就是文化自信的生动表现。
         这第四点其实是启骧老最先和我讲到的:琴人的“行头”该是怎样的?和演奏的曲目该有怎样的关联?是否可以允许进一步的情景设计?评委会在怎样的条件下考虑这些非演奏技巧的因素?
         显然一位“老牌儿京剧票友”的“古琴视角”是不同的,我听不清启老与王立平、李祥霆二老的讨论细节,也不知道这位一直倡导传统艺术“真善美”的书法家是否会如“生旦净末丑”一般给古琴人的“行头和扮相”提出更系统的建议。

         本届平湖杯可以说是系统的、高水准的折射了当代中国社会对古琴美学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显然是不带有所谓的“学院派视角的”。这不仅仅因为他的缔造者是为公众所热爱的李祥霆、王立平、启骧、乔珊、王鹏、陶艺、杨青、郑济民、陈雯、陈逸墨、袁剑君……
         中国需要做一场全球化的文化推介,而这个推介首先应该从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开始。平湖杯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主体是来自上海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所以有了上交大、同济和外国语大学的三场关于古琴的公开课……
         王鹏、陈雯、陈逸墨三位同时将“平湖雅韵”带进象牙塔的古琴人身体力行的践行着同一个道理:文化讨论和宣传要面向大众才能既有思想深度,又能为大众所接受。与此同时,文化的发展需要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觉醒,只有在现实境况中客观认知自身文化发展的现状及风险,清楚界定自身在文化发展中的使命与担当,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

         启骧先生在返回北京前对我说,平湖杯的颁奖典礼上悬挂了管平湖先生的大幅照片,每一个在场的人其实都是在向管先生敬礼,都是以爱琴之人的身份向琴学前辈敬礼,我们全国京剧大赛的选手登台伊始就是向现场的马先生、梅先生的挂像行礼拜祖宗的……
         显然不会是所有的“琴人”都愿意或者是“甘心”于拜管先生为祖宗的,但是我想与管平湖先生心意相通的刘少椿先生和已经谢世的溥雪斋、王迪以及成公亮、许健先生却一定都愿意认下所有的爱琴之人做晚辈,因为当一个琴人真正体悟了一个“澹”的道理也就不屑于整天的给自己的脸上画道儿了。
         正如章开沅先生所指出的,中国自古就以“和而不同”的理念来对待人类文明发展的智慧。不同的艺术观点只有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充分对话,才能自我更新。因此,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全球视域、中国视域、当代视域,既要有时代意义,也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

         管先生的120周年纪念也许成为了本届平湖杯的契机,参赛者和评判者都没有把好事者乐此不疲的“古琴门派之嫌”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也没有听到“在野与在朝”的杂音,更没有“专业道统”对“业余爱好”的碾压。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同样都没有“古琴红头文件”和“古琴学院派血统”的国际中国音乐家联合会和中华古琴文化研究会做了一次合作传播中国古琴文化的尝试,也使得“平湖杯”成了超越国界的爱琴之人的舞台。
         古琴所诠释的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它的影响几乎贯穿于一切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它所折射的价值观支配着中国人的行为、思想以至灵魂。……这些应该是中国人几千年传承至今的最主要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
         公众应该为平湖杯上的琴者礼赞(一定要包括持不同见解但仍忠诚于传统文化精神的人),感谢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也要感谢长久以来审视和理解古琴之美以及志愿为这个文化生生不息而努力的人们!
         古琴文化诠释的是我们炎黄子孙对“美”的理解亦是“中国读书人”永恒的精神乐土!

     

     盛澜于北京钓鱼台
                                                                                       2017年11月20日 


     

    作者简介:
    盛澜,1975年生于北京,数学博士。
    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友好交流协会健康生活理事会副秘书长及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式生活理事会理事;
    师从著名敦煌学家、文史学家周绍良先生,对佛教建筑、佛教文献、佛教造像、佛教美术有研究;
    曾任中国佛教古代文献保护中心理事、中国佛教建筑研究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古琴1 古琴2 古琴3 古琴4 古琴5 古琴6 古琴7 古琴8

首页 | 乔珊古琴艺术中心| 琴馆环境 | 琴馆教学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2 喬珊官方网站 地址:乔珊古琴艺术中心 E-mail:guqin_sh@163.com

沪ICP备11025731号-1

技术支持:上海飞墨